十二凡人(第五章 约翰——以爱为旗的使徒) (18)

约翰·麦克阿瑟   十字架前的一个小插曲就是明证。我们记得主的门徒中,根据圣经记载,只有约翰一个见证了耶稣基督钉十字架。约翰记载下了耶稣在十字架上看着自己的母亲马利亚,他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参阅19:25),约翰写道,“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注:原文作“妇人”),看,你的儿子!” 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约19:26-27)。   显然约翰学到了应当学习的功课。他学习了如何谦卑自己,做一个有爱心的仆人——不然的话,耶稣也不会把照顾母亲的事交托给他。主对彼得说,“你喂我的羊”(约21:17);对约翰说,“看顾我的母亲。”初期教会根据几位的见证人留下的记载,说约翰照顾马利亚一直到她死,都没有离开过耶路撒冷。   约翰让我想起包括年轻时候的我在内的不少神学院的学生。我想到,当我刚从神学院毕业,只偏着于真理,但缺乏耐心。冲进教堂,向每个人将述真理,并期望立即得到回应,这有着一种强烈的诱惑力。我需要学习忍耐,包容,怜悯,恩慈,饶恕,柔和,同情——所有这些爱的特质。真诚率直,雷厉风行是好的,但是必须以爱相平衡。约翰是这样的年轻人的楷模。   耶稣会去爱一个要从天上降下火来烧灭撒玛利亚村庄的人实在是很奇妙。他爱一个痴迷于地位的人。他爱一个不愿受苦,离弃他而去的人。但在爱中,耶稣把约翰变成了一个不同的人——一个用耶稣的爱塑造的具有耶稣一样爱心的人。我们稍早时注意到,约翰在福音书和书信中,真理一词用了约有45次之多,但用爱这个词却又高达80余次。很显然,他学到了耶稣对他的教导。他学会了爱人就像耶稣爱他一样。爱成为他所孜孜追求的平衡真理之锚和真理的核心价值。

十二凡人(第五章 约翰——以爱为旗的使徒) (17)

约翰·麦克阿瑟   当约翰的兄弟雅各为主成了第一位殉道者,约翰比起其他使徒承受更大的痛,因为手足之情。当每次其他使徒殉道的消息次第传来,每次都令他悲伤不已。这些都是他的朋友,他的同伴,最后孑孓只剩他一人存留于世,无疑是另一种方式的苦难,且可能是他所有经历过苦难中之最痛。   几乎所有口碑最好的初期教会留下来的资料都表明他曾在保罗所建立的以弗所教会牧会。在那里,经历了罗马皇帝豆米仙(他是攻占并毁坏耶路撒冷的提多将军的兄弟和继任者)对基督徒的大肆逼迫,约翰被放逐到今土耳其西边爱琴海中的多德卡尼斯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拔摩海岛。他住在一个洞穴里面,在那里,他见到了关于末世的异象,就写下了启示录(参启示录1:9)。我曾经参观过这个据称是他写启示录的洞穴。他被迫与他所爱的弟兄姐妹分离,以冰冷坚硬的岩石当床,石块为枕,睡在其上等待岁月一天天过去。   但是约翰此时的受苦是他所愿,在他的书信中或启示录中,没有丝毫的抱怨。启示录应该是他在最严峻困苦的环境下写成的,他仅用一节经文提到所面临严峻局面,“和你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为神的道,并为给耶稣作的见证,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岛上 ”(启1:9)。留意到他提到的“苦难”一词时与忍耐并提,说明他的受苦乃是自愿的,而这忍耐将把他带到主所应许的国度的荣耀里。这是一个正确的苦难与荣耀的平衡,也是一种积极的观点。   约翰领受了信息,也学到了功课。他卓有效果地抓住了主的品格,也成为做正确抉择和有基督丰满身量的完美典范。

十二凡人(第五章 约翰——以爱为旗的使徒) (16)

约翰·麦克阿瑟   苦难是荣耀的前奏,基督徒所受的苦难是要得即将到来的荣耀的确据。何况,“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8:18)。同时,渴慕得到荣耀也要与乐于经历苦难的心志相平衡。   所有主的门徒,都要学习这个功课。我们记得,他们都想要得到荣耀的宝座。但耶稣告诫说要付代价。这些宝座不仅是保留给谦卑的人,也是特别为着那些为主经历苦难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耶稣要对雅各和约翰说,在得坐宝座前,他们必须先受苦,“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可10:38)。   雅各和约翰渴求的心何等强烈也很天真,以致问他们能不能喝主要喝的杯,受主要受的洗时,他们脱口就说出:“我们能”(可10:39)。其实这时他们根本不明白他们信口答应的是什么。就像彼得随口应允要至死跟随主-事到临头了却离主而去。   感谢主的是,他最终并没有念及他们的软弱失败。所有十一个门徒在主被卖和被捕之后都分散了,但最后每一个也都被主恢复和坚固,并学到了愿为主受苦的功课。   事实上,除了约翰以外,他们个个都是为了信仰献身。约翰虽然终以天年,但为了主的缘故,在其他门徒先后得了荣耀之后,也在地受了很多其他门徒都没有经受过的苦。   在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约翰或已明白主所说的他的杯时苦的含义。从他的记载中我们知道那夜他和彼得跟着主来到了大祭司的院子(约18:15),他看到耶稣被捆绑,受到差人掌脸。我们也都知道,约翰是唯一见证耶稣被钉十字架时的门徒。耶稣在钉十字架时约翰就站在旁边(约19:26),他或也看到罗马兵丁在锤钉子,看到罗马兵丁拿枪扎他的肋旁。或许他这时也会想起他向主所立要喝主所喝的杯,受主所受的洗的愿。如果那时那地他真的想起此事的话,他便会觉得当时如此答应喝主所喝的杯是很轻率的。

十二凡人(第五章 约翰——以爱为旗的使徒) (15)

约翰·麦克阿瑟 受苦与荣耀   正如我们观察到的,年轻的约翰追逐荣耀而厌恶受苦。从他要坐在首位可以看出他追逐的倾向。厌恶受苦则从主被捕的那夜他和其他门徒都离开耶稣而去这件事可以看出(可14:27)。   这两种欲望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是耶稣山上变相的目击证人,并且也很宝贵耶稣关于使徒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的应许。他怎能抵御这样的祝福呢?另外也只有傻子才喜欢受苦。   约翰想要和耶稣同享天国的荣耀并非是罪。耶稣曾应许过同坐宝座,同享荣耀。更何况,我曾证明过,当我们得见主完全的荣耀向我们显现时,我们就一定会明白为何基督的荣光是对所有在天上圣徒最好的奖赏。我们受尽人间所有苦难去换取基督完美荣光的一瞥都是值得的(诗篇17:15;约一3:2)。因此,与基督同享荣耀应当是神儿女的正当追求。   但是要同享天上的荣耀,也要分担地上的苦难。保罗说出他的诉求:“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腓3:10)保罗不是受虐狂,他很清楚得荣耀和受苦难是不可分开的。希望得到荣耀的冠冕就必须甘愿承受苦难。   受苦是荣耀的代价。我们“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 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8:17)。主耶稣反复教导过这个功课。“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注:“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16:24-25)。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约12:24-25)。

十二凡人(第五章 约翰——以爱为旗的使徒) (14)

约翰·麦克阿瑟   主耶稣一遍又一遍反复强调这样的真理:你要成为天国里为大者,首先要作众人的仆人。   令人吃惊的是主的话语在门徒的内心深处似乎不起波澜,即使他们跟从耶稣已经三年有余了。就在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他们中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拿起洗脚盆和毛巾行一个仆人的事奉,所以只有主自己来做。   约翰学习了雄心与同理心的平衡。因此,同理心也成为约翰论述的主要美德。   在约翰福音中,约翰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一次自己的名字(唯一提到的约翰都是施洗约翰)。约翰拒绝提及自己的名字,反而在讲到自己的名字时突出地用耶稣的名字来代替。他不把自己涂描成英雄的形象,而是利用那样的机会来高举耶稣基督的名。他不提自己的名,因为那样做会突出自己,而称自己为“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约13:23;20:2;21:7,20),将荣耀归于主耶稣。事实上,他对于耶稣爱他很吃惊,当然根据约翰福音13:1-2,耶稣爱所有的使徒。但有一种特别的方式,就是约翰紧紧抓住并用作谦卑他自己的方式。   事实上,只有约翰福音记载下了主耶稣为门徒洗脚这一件事。显然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主耶稣谦卑的仆人形象给约翰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从约翰的书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流露在整卷书信中的一种同理心。他称呼收信人为“小子们”,“所爱的”。把自己也包括在“弟兄”和“神的儿女”中(约翰一书3:2)。一颗谦卑柔和的心溢于言表,也凸显了他的同理心。约翰最后的一卷书是启示录,在概述中,约翰这样来描述自己,“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启1:9),尽管那时他已年近期颐,是仅存的一位使徒和教会的长辈和先驱,他却从不凌驾众人,以势压人。   生命长进到了某处,约翰的雄心在人的同理心中找到了平衡。约翰本人变得谦卑温和—尽管他仍然勇敢、自信、大胆和热情。

十二凡人(第五章 约翰——以爱为旗的使徒) (13)

约翰·麦克阿瑟   雄心勃勃原本是没有什么错,实际上,雅各和约翰在天国里坐在耶稣旁边的愿望本质上也没有错。哪一个不想呢?其他的门徒也是那样想的,这也就是他们恼怒的原因。耶稣并没有因为这种愿望本身而责备他们。   他们的错误在于渴望获得这个职位,却又德不配位。他们的雄心没有辅以人的同理心。耶稣一再表明,天国的最高职位是为地上最卑微的圣徒保留的。注意他在下列经文(42-45)中所说的: 耶稣叫他们来,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可 10:42-45   要成为大,首先要学会谦卑自己。耶稣是有着完美人性的典范。更进一步来说,他国度就是以谦卑的事奉为其特点,而不是靠着政治,威权 ,势力来治理。这就是耶稣将孩子带到门徒中间,向他们讲述要像小孩子的主要论点。 耶稣还多次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18:14)。在这之前,耶稣还说过: 你被人请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让座给这一位吧!”你就羞羞惭惭地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座。”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路 14:8-11

十二凡人(第五章 约翰——以爱为旗的使徒) (12)

约翰·麦克阿瑟 雄心与谦卑   在约翰很年轻的时候,他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原则来讲,有这样的计划本也无可非议,但若是动机太自私的话,那就有失偏颇,而对约翰正是这样。特别是有这样的雄心却缺乏谦卑的心就更是错误的。   另有一样的平衡也是必须具备的,否则的话,美德就会转为瑕疵。雄心缺少谦卑就会变成自我主义,甚至狂妄自大。     马可福音第十章,就在约翰斥责那个没有同他们一起跟随主而奉主的名赶鬼的人的后面一章,马可记载了一件事,就是雅各和约翰来到主的跟前,要求主在他的荣耀的国度里,让他们一个坐在耶稣的右边,一个坐在耶稣的左边。讽刺的是,他们的请求就发生在主刚刚教导他们要谦卑没有多久。在可10:31,主告诉他们,“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请记住,这实际上是激起约翰早先在马可福音 9 中认罪的相同陈述。在那里,耶稣在他们中间设置了一个孩子作为关于谦卑的示范,并告诉他们,“若有人愿意做首先的,他必做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耶稣只是在重复同样的教训。他一遍又一遍地教他们关于同情心。   尽管如此,就在随后的几节经文(可10:35-37),我们看到,马可又记载了雅各和约翰前来见耶稣,并提出了一条臭名昭著的请求,要坐在VIP的座位。在本书有关使徒雅各的章节里,我们思想了马太的记载,从那里我们知道实际上是雅各和约翰鼓动他们母亲向耶稣提出了这一请求。这里又记载了他们私底下来向耶稣提出这个要求,因为其他门徒是在以后才听见这事的。   在耶稣对谦卑提出如此多的教导之后,兄弟俩的提出的要求着实大胆。它揭示了他们是多么缺乏真正的同理心。

十二凡人(第五章 约翰——以爱为旗的使徒) (11)

约翰·麦克阿瑟   作为一个在基督理成熟的使徒,约翰学到了基督的宝贵教导。约翰二书虽然简洁,但仍是很生动证明约翰已经很娴熟地平衡论证爱与真理。在这封书信中,约翰反复将爱与真理放到一起进行阐述。他“写信给蒙拣选的太太和她的儿女,就是我诚心所爱的;不但我爱,也是一切知道真理之人所爱的”(1节)。他说,“我见你的儿女,有照我们从父所受之命令遵行真理的,就甚欢喜”(4节)。然后,就在书信的前半段,他用了不少笔墨要求他们也彼此相爱。 他向他们提到了一条新的命令,自然这并不是一条新的命令,只是重申从起初所受的命令:“要彼此相爱”。   因此,这封短短书简的前半部分主要就是讲到爱,他提醒这位太太和她的儿女不仅要继续遵行真理,并且要记住神的律法的总归就是爱。因此, 两者之间并没有孰大孰小,两者都不可彼此偏概。总而言之,诫命中的第一,也是最大的就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太22:37)。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39节)。换句话说,爱就是真理之所在。     但在书信的后半部分,约翰又要求那位太太在真理方面不要妥协,以此平衡前面所阐述的爱,对于前来越过基督教训的假教师,不要接待,不要问安,不要在他们的恶行上有份。真爱不是百搭调味料,对每件事情都做无原则的容忍: 因为世上有许多迷惑人的出来,他们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这就是那迷惑人、敌基督的。你们要小心,不要失去你们(注:有古卷作“我们”)所做的工,乃要得着满足的赏赐。凡越过基督的教训不常守着的,就没有神;常守这教训的,就有父又有子。若有人到你们那里,不是传这教训,不要接他到家里,也不要问他的安。因为问他安的,就在他的恶行上有分。 约翰二书 1:7-11   当然,使徒并没有让这位太太苦待任何人,我们所受的教训是:“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但是,我们对敌人的祝福不能鼓励或帮助正在破坏福音的假教师。   爱和真理的平衡才显得完美,不应以爱为借口而放弃真理,同样,也不应藉着弘扬真理的名而丢掉爱。这就是约翰从基督那里学到的东西,它给了他迫切需要的平衡。

十二凡人(第五章 约翰——以爱为旗的使徒) (10)

约翰·麦克阿瑟   约翰对真理一直很执着,这没有一丝一毫的错,但是还不够。对真理的激情还需有爱人的心与之相平衡。只有真理却没有爱就会流于偏执,而只有爱却不坚持真理就成了没有原则的和事佬。   不少人也和约翰一样,没有很好平衡这两者,不过他们表现的与约翰的正相反。他们过于注重爱的杠杆作用。有的只是无知,有的却是受骗,实质都是对于真理抱无所谓的态度。在每种情况下,都缺少真理,剩下的只是谬误,还披着肤浅、宽容的多愁善感躯壳。这是真爱的粗俗替代品。他们谈起爱和宽容来津津乐道,却将真理抛诸云霄。于是他们谈论的所谓爱成了对于错误的纵容。真爱应当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林前13:6)。   另一方面,不少人则将神学教义的条条框框罗列堆砌,好像非常脉络分明,唯独却缺少爱,也难免失之自夸。他们的真理变成了一种冷漠僵化的概念,令人敬而远之。这样的爱会削弱他们自称崇敬的真理的力量。   真正敬畏神的人应该使这两样美德相互平衡,相得益彰。如果你能在你的成圣中祈求任何东西,那么就祈求吧。如果你在属灵方面追求任何东西,就追求真理与爱的完美平衡。   在以弗所书4章中,保罗将爱与真理的平衡看作是成熟灵性的指标。他写道,“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3)。他所谈论的是成人,耶稣基督的完满身量。他将我们应当竭力追求完全的途径浓缩为,“惟用爱心(爱)说诚实话(真理),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15节)。他就是这样要我们彼此联络,合起来表现耶稣基督的身量。这是他对真理的完美表达,也是对爱的深刻阐述。   只有成熟的信徒才能体现出真理和爱,这些成熟的信徒已经成长为满有耶稣基督的身量。这也定义了什么是真正的灵性的成熟。一个真诚学像基督的人是明白真理并在爱里讲述真理的人,他理解的真理正是主所启示的真理,他也会以主的方式去爱人。

十二凡人(第五章 约翰——以爱为旗的使徒) (9)

约翰·麦克阿瑟   这确实会助长谁为大的严重争论。在这一章的后面,马可说他们来到了迦百农,“耶稣在屋里问门徒说:‘你们在路上议论的是什么?’ ”(可9:33)耶稣并非真的问他们,他只是要得到一些信息,他要让他们承认。他本来就知道他们在议论什么。   但显然这令他们感到很尴尬,“门徒不作声,因为他们在路上彼此争论谁为大”(34节)。不难理解,这次争论是怎样发生的,彼得,雅各和约翰在经历了山顶的耶稣变像后充满了信心,现在他们肯定觉得他们已经入了晋级线。他们见证了一件如此神奇的事并且还不允许告诉任何人,三人中也许每个人都还在巴巴地等看见另一件神迹发生以决定三人中谁最终出线——所以他们三人或为一件事起了争论,就是当主耶稣变像时到底谁站得离耶稣更近,或是天上的声音究竟是不是指责彼得,如此等等。   但当耶稣问他们在路上议论什么时,他们却不作声了。他们认为他们的争论是错误的。他们心里的良心责备了他们,这也就是他们不作声的原因。   耶稣自然是知道的,于是他抓住这个机会又一次教训他们,“耶稣坐下,叫十二个门徒来,说:‘若有人愿意做首先的,他必做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于是领过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门徒中间,又抱起他来,对他们说:‘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来的。’”(可9:35-37)   又要回到起初他们所接受的装备,如果他们想成为国度里首先的,他们就要成为仆人。如果谁想成为他们中为大的,他就需要更像孩子一样。与其这样议论争吵,彼此贬低,相互排斥,自高自大,莫如先接受仆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