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24 马可楼灵修祷告

读经 马太福音25:31-40 “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 ” 马太福音25:35 主的工作 我和丈夫从佛罗里达前往俄亥俄的克利夫兰诊所,去医治他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我们飞往克利夫兰的晚上航班被取消,我们只得在机场过夜,然后第二天请求后补乘机。由于睡眠不足,我们上午10点到达酒店,但无法提前入住。我们漫步到酒店餐厅想用份早餐,但餐厅要到午餐时间才开门。我疲惫不堪,泪流满面,向厨师解释了我们的情况,他主动提出为我们准备一些东西。 当我们吃饭时,我意识到这是他个人给我们预备的。自从我们的航班取消后,我们遭遇到了很大困难,而这位厨师在休息期间自愿为我们提供膳食,对我们表现出了极大的仁慈。 但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早餐。他的仁慈之举滋养了我的灵魂更甚于我的身体。我看到主怎样通过这个人在我们身上作工。我们永远不知道神会藉着怎样一些环境和个人来造就我们,坚固我们的信心。尤其是当我因生活的不便而感到疲倦和软弱时时。我祈祷这位厨师的善举激励我也这样做。 祷告 仁慈的上帝,请帮助我们记住那些善待我们的人,并找到善待他人的方法。帮助我们在他人的行为中看到你的工作。阿们。

被掳子民 神必拯救 (诗篇14 默想5)

经文   “但愿以色列的救恩从锡安而出。耶和华救回他被掳的子民那时,雅各要快乐,以色列要欢喜。” 诗14:7 被掳子民 神必拯救   诗篇第14篇第7节,既是大卫个人向神祷告时的祈求,也是神藉圣灵,通过大卫的口(或笔)对以色列人的应许。   经文中提到的“被掳的子民”一词,颇为费解。大卫时代,国家富强,人民富足,何来“被掳”一说?查解经学家向有三种解释:其一是说大卫既有圣灵默示写此诗篇,自然可预言将来列王时代北国灭亡、以色列十支派被掳至亚述,以及随后南国两支派被掳至巴比伦;第二种说法是讲大卫曾与邻邦作战,邻邦有约旦河东的摩押人、亚扪人、以东人、北方的亚兰人、地中海沿岸的非利士人,双方作战,难免有人被掳,大卫于是祷告神,将这些被掳的子民救回来;第三种说法是指大卫在未作王时,也有同胞被掳之事发生,记载在撒上30章,当时亚玛力人攻占南地,攻破洗革拉,掳去城内妇女和许多人口,大卫的妻儿也在被掳之列。历史朝代,兴衰更替,哪种情况都可能次第反复出现,神藉大卫所传达的应许,会成为不同时代神的子民最好的安慰。   “救恩从锡安而出”。锡安是耶路撒冷城四处小山丘中最高的一座,大卫以后称为“大卫城”(撒下5:9),含有保障的意思。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圣殿以后,耶路撒冷与锡安并称,人们一提起锡安,就想到耶路撒冷:“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又说,“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诗137:1,4)。   大卫以两句欢乐的诗句做结束:“雅各要快乐,以色列要欢喜”。预示将来一切被掳到外邦的以色列人都要回到耶路撒冷,过欢乐的日子。

9/5/24 马可楼灵修祷告

读经 以赛亚书55:6-11 “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决不徒然返回,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发它去成就事上必然亨通。” 以赛亚书55:11 皇皇巨制 当时我正参加教会周六的弟兄早餐会。讲员边充满激情演讲,一边又用粉笔在用木框框住的黑色床单上画着什么。 他一边讲一边画,很难看出这幅画最终会是什么样子。他似乎漫无主题地一笔又一笔地跳跃着作画。时而用粉笔作标记,时而又涂抹原先所画的,然后又重新照着原先的标记混合他以前画过的内容。有时他会简单地删除他已经画就的图案。。 我突然想到,神常常以类似的方式行事。神呼召每一个基督的跟随者合起来完成神圣目的的不同部分。我们也许并不能看到神之所至,我们所要完成的部分与他的计划有何关联,甚或都不知道神的计划已经在取得进展。 但是,就像那个星期六早上的艺术家一样,神知道最终的画面,也知道我们每个人如何适合他的计划。然而,我们不需要知道神的最终作品;但是,当我们在永恒里与神在一起的时候,定然可以一窥这幅画的全貌。 祷告 亲爱的天父;请帮助我们完成你为我们安排的任务。阿们。

耶和华神 是避难所 (诗篇14 默想4)

经文   “你们叫困苦人的谋算变为羞辱;然而耶和华是他的避难所。” 诗14:6 耶和华神 是避难所   论到世人,保罗在罗马书3章第10节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接著,保罗用诗篇14篇1-3节经文“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阐明他们在知识和行为上都走了错路,他们不明白属神的事,也不寻求神。结果他们在神面前成为没有用处,在属灵的事上,完全没有价值。   不仅如此,他们还“作孽”,“偏离正路”;“邪恶”,行“可憎恶的事”,他们专门算计“困苦人”,“使困苦人的计划失败”(6节吕振中本)。 面对如此境遇,普通的人,便灰心丧气,沮丧动摇,甚至会问:“神啊,你在哪里?”但是大卫给我们的答案是:“然而耶和华是他(困苦人)的避难所” 。   “避难所”一词,大卫在诗篇中多次使用,因为这是他个人的经历,他曾向神祷告说:“你作过我的避难所,作过我的坚固台,脱离仇敌”(诗篇63:3) 。   我们的神,以公义管理世界。对义人,他用翅膀覆庇,是“四围的盾牌”。我们要更多地认识神的公义本性,在世上虽困苦遭害,但相信主必申冤,因为经上记著,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 12:19)。信靠神的人,遵行神诫命的人,如同处在避难所里,即使仇敌环绕,也屹立不动摇,因为耶和华的膀臂永远也不会缩短,他在义人的族类中。因 此,我们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箴3:5)。

9/4/24 马可楼灵修祷告

读经 诗篇8:1-9 “耶和华不轻易发怒,大有能力,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他乘旋风和暴风而来,云彩为他脚下的尘土。” 那鸿书1:3 神脚下的尘土(马利亚·克拉拉·马德琳娜·D·宝拉·瑞佩罗 巴西里约热内卢) 有一天,我和祖父一起观察云朵,研究它们的形状。祖父问我:“你知道云是什么吗?”我想,云是水蒸发形成的气体啊。但在我回答之前,祖父说:“云彩是神脚下的尘土”,他解释说这是圣经里的。这让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如果云彩是神脚下的尘土,那么我看到云彩的地方就好像神走过了一样。 ! 我整个星期都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我还反复阅读了祖父提到的圣经经文。后来在一个充满痛苦和沮丧的一天,我走到我家的门廊,寻找云。当我看到巨大的云时,我感觉恢复了。云彩从我头顶掠过。那个阴霾天似乎不再那么糟糕了,相反的是,我有一种自由轻松的感觉。“神已经在这里了,”我一边看着天空,一边对自己重复着,直到我的脖子感到酸痛。风及时带走了云朵,我的痛感也随之消失。我回到屋里,心里充满感激和鼓舞。 祷告 主啊,求你引导我们脱离困境,帮助我们看到你存在的迹象。感谢你为你的仆人所做的一切,并以各种方式激励我们。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9/3/24 马可楼灵修祷告

读经 创世记2:15-22 “所以,你们该彼此劝慰,互相建立,正如你们素常所行的。” 帖撒罗尼迦前书5:11 彼此劝慰,互相建立 我上大学时,曾和另外 20 名学生一起参加了泰国的一个志愿者项目,帮助当地日托中心和学校的孩子们学英语。一个周末,我们小组徒步穿越一片美丽的丛林。我们需要穿过一条 4 英尺深、水流湍急的河。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犹豫不决,当队伍中有人试图跨越时,他很快就失去了平衡。显然,水流太大,我们无法独自行动,所以我们手挽着手一起过河。当我们中的一个失脚趔趄时,他左右的伙伴就帮助他重新站起来。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团队,我们就不可能渡过难关。 虽然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像这样抓紧别人了,但从那时起我就常面临我无法独自忍受的挑战。神并没有设计我们让我们单打独斗过一生;我们需要别人。耶稣自己通过维持一群亲密的门徒的关系以证明团队的重要性。我们首先需要神,同时也需要其他人的支持—依靠并让他们帮助我们振作前行。 祷告 亲爱的神,请帮助我们依靠你,因为我们不仅可以提升他人,还可以让他们也提升我们。感谢你把我们安排在团队之中彼此劝慰,互相建立。阿们。

惡人作孽 吞吃百姓 (詩篇14 默想3)

经文   “作孽的、吞吃我民的人、難道都沒有知識麽?他們只知吃飯,並不呼求永恆主的名。” 詩篇14:4 (呂振中版本) 惡人作孽 吞吃百姓   惡人吞吃神百姓的手段,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吞吃人”是一個古時的俗語。在箴言中有這樣的說法:“有一宗人,牙如劍,齒如刀,要吞滅地上的困苦人和世間的窮乏人”(箴言30:14) ,實指用惡語去傷人之意。除此以外,惡意構陷,網羅罪名,使人深陷牢獄;或巧取豪奪,肆意盤剝,致人家破人亡,都是在吞吃人。   先知阿摩司說:“你們這些要吞喫窮乏人、使困苦人衰敗的,當聽我的話”(摩8:4),指商業上的不道德行為,欺壓貧窮者的惡行;彌迦書指責惡人“喫我民的肉,剝他們的皮,打折他們的骨頭,分成塊子像要下鍋,又像釜中的肉”(彌3:3)是以喫人肉的野蠻行為來描寫這些官長殘忍的欺壓;在詩篇27篇2節中說“前來吃我肉的”。其實並非真指吃人,而是指惡人用種種方法害人之意。   我們常常說吃人的社會,其實是指在這樣的社會中,全無公理可言,惡人行惡,欺壓困乏人;好人受氣,無處可伸冤。自從大衛寫下這些詩篇以來,三千五百年過去,以強淩弱,仗勢欺人的境況絲毫也沒有改善,甚至於今為烈。究其原因,都因為惡人心中無神,口中無神。但始終有一天,他們要“在那裏大大的害怕”(詩14:5),因為他們將來必受審判。但被那些惡人所害的聖徒有保障,因為他們相信“神在義人的族類中”(5節),因此诗篇91篇15節,神安慰她的百姓說:“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貴”。所以何懼之有?

9/2/24 马可楼灵修祷告

读经 罗马书12:9-21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罗马书12:18 尽力和睦 每个星期六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出去吃晚饭。一位家庭成员总是想吃中餐,但我喜欢尝试不同的菜肴。选择一家我们都喜欢的餐厅是很有挑战性的。我总是建议我们去提供多种食物的餐馆吃饭,而不是彼此争论。这样我们就可以享受在一起的时光,而不是浪费时间争论。 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指出,无论多么困难,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只要我们心中有神的平安,我们就可以找到方法来防止只会引起敌意的争吵。当我们敞开心扉,让我们的心归向主时,圣灵可以帮助我们在每一次的分歧中弭平差异,这样小事就不会发展成大事。 我们仍然会时常遇到冲突,但神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在圣灵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我们能够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和平,并一直享受神爱的同在。 祷告 亲爱的主,请用你的智慧和平安激励我们,这样即使在困难的时刻,我们也能在你身上找到平静和喜乐。阿们。

愚顽作孽 偏离正路 (诗篇14 默想2)

经文   “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他们都偏离正路。” 诗篇14:2-3a 愚顽作孽 偏离正路   诗篇第14篇一连用了七个否定词“没有”和“不”,来描述愚顽人和“作孽的”人(4节)光景:他们心里说“没有神”;他们“没有一个人行善”;他们“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没有行善的”,而且“连一个都没有”;他们“没有知识”;“也不求告神”。大卫所生活的年代固然如此,就是从那时起到今天三千年以来,人类社会莫不如此。这里举凡所列皆为世上恶人的言语行动。   第2节说,“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人”,正如诗篇第2节所说“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主对他们一面依据所仗的“知识”,“心里说没有神”,一面又“偏行正路”,“变为污秽”,主对他们真是要嗤之以鼻。   第2篇描写的是世上的首领,14篇所描写的则是世人中的恶人。不用吃惊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恶人,因为他们心里“没有神”。心里没有神,自然可以惘顾律法(所谓无法无天);相信进化论,相信天演竟择,自然在人类社会大肆鼓吹并推行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可是他们在肉食(4节说“他们吞吃我的百姓”)弱者的同时,面对更强者吞吃他们,不知他们会作何感想。   保罗对罗马的信徒引用诗篇14篇和53篇的话指责这些人,将来都要伏在神的审判之下(罗3:19),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成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人心愚頑 不識真神 (詩篇14默想1)

经文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愚頑人心裏說:沒有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人行善。 詩篇14:1 人心愚頑 不識真神   詩篇十四篇又是大衛寫成後,交與伶長的一首詩。按大衛是生活在主前約三千年前美索布達米亞平原的人物,雖然那裏有著人類最早的文明,但就人類對於自然科學的認識而言,仍是處於蒙昧時期。大衛說,“愚頑人心裏說:沒有神”。可見承認有神還是無神,既非由於科學昌明而始分野,也非因為知識加增而作甄選,而實肇因於人在道德善惡上的抉擇。   科學知識的發達,固然可以破除人們對於自然現象的錯誤迷信的解釋,卻無法否定自我啟示的造物主的存在。羅馬書1:20節說:“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明白,叫人無可推諉。”他不但藉著他所造之物啟示我們,叫我們可以“明明可知”(神學上稱為一般啟示),他還透過聖經將他自己啟示給我們(神學上叫做特殊啟示)。他還藉著刻在人心版上的道德的律不斷向人啟示自己,這就讓一代哲學大師康德每想到天上的星空和人心中的道德時倍感震栗。中國古代孔子雖不語怪力亂神,卻也說“知我者其天乎”,知道上帝是“察看人肺腑心腸的”(啟示錄2:23)。   從古至今,既有敬畏敬拜真神者,也有作俑膜拜偶像的,更有否認真神存而在偏行己路,任意而行的。所不同的是,原先行“可憎惡的事”時,或許還只敢偷偷作惡卻也欲蓋彌彰,而今因有種種主義撐腰,不但洋洋得意地公開主張無神,作了惡更不乏各式藉口振振有詞,但最終卻終難逃神審判的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