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凡人(第八章 马太——税吏;多马——双生子) (15)

约翰·麦克阿瑟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告白,多马赢得了多疑的绰号。但我们不要苛求于他,要知道,其他的门徒在没有见到耶稣之前也一样不相信主会复活。马可福音16:10-11节记载说当抹大拉的马利亚看见主后,“她去告诉那向来跟随耶稣的人,那时他们正哀恸哭泣。他们听见耶稣活了,被马利亚看见,却是不信。”复活耶稣与两个去以马忤斯的门徒谈了一路,最后才明白是耶稣,后来“他们就去告诉其余的门徒,其余的门徒也是不信”(13节)。后来,耶稣在是一个门徒聚集的屋子里显现,“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约20:20),他们才信了。所以他们的信心其实都很迟疑。把多马与其余十人分别出来,以为只有他的信心太小,并不符合事实,只不过他的悲痛太强。约20:26说八天之后,主又一次向门徒显现,这次多马才稍稍平复了些他的情绪,所以也参加了这次聚会。我们又一次看到,“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26节)   不用人告诉耶稣,多马曾说过什么话,他正眼看着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27节)!主轻柔地注视着多马,多马犯了错误,因为他或多或少是一个天生的悲观主义者,但只是出于一种深沉的爱,以至于他失之悲伤,心碎和孤苦无援。无人能够揣度多马的感受,除非他能有多马一样对主的爱。所以主体恤多马,正如他体恤我们的软弱一样(来4:15)。主也理解我们的软弱,怜悯我们的无知,容忍我们的悲观。当我们能够认识这些都是软弱的时候,我们必须肯定多马对主的忠贞与委身,明白他宁肯与主同死也不愿与主分离的决心,他极度的绝望正是他深沉地爱着耶稣的明证。

5/9/24 马可楼灵修祷告

读经 列王记下5:1-14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写信…” 以弗所书1:1 神的计划 在使徒保罗对早期教会许多人的问候中,说他是按照神的旨意成为基督使徒的。保罗确实认识到他人生的目的,但作为信徒,我们常常对自己的目的感不太确定,想知道神是否在我们现实的状况下使用我们。神当然也像呼召保罗这样伟大的神学家来事奉他一样呼召了我们,只是我们这些在工厂工作、开卡车、照顾孩子、做文职工作、教书、务农、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人,则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被神使用。 神对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目的,就像神对我们在列王纪下 5 章中读到的年轻女仆有一个目的一样——侍奉亚兰王军队元帅乃缦的妻子。她的信仰改变了乃缦的一生并帮助他改变了对以色列的敌对看法。 我们中的许多人无法理解神如何使用我们,但神不断地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我们不必个个都成为被神大大使用的伟大神学家。我们只需要相信,无论我们的情况如何,我们都被呼召跟随神,相信神对我们的生活有一个计划和目的。 祷告 信实的神,感谢你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做的工作。帮助我们每一天都预备自己,为你使用。阿们。

十二凡人(第八章 马太——税吏;多马——双生子) (14)

约翰·麦克阿瑟   这真是太糟了,因为耶稣来显现在门徒之中,门徒们却把自己局促在某处的房子里(多数是在耶路撒冷的那楼房里)。约翰写道,“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19节)虽然门窗紧闭,突然,“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 (19-20节)   多马错过了整个事件。他为什么不在那里呢?由于多马太负面,悲观情绪太强烈,忧郁之极以至于整个人都近于崩溃。只得独自一人躲到某处去默默忍受。或许只有他一人想象着最坏的情形。现在他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耶稣死了。多马确定他再也见不到主了。他也许还在思考有没有可以到耶稣那儿去。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很后悔没有与耶稣去同死,就像他一开始遇见主时自己就已经决定的那样。   多马也许会有孤单感,罪疚感,或有背主、离弃主的感觉吞噬着他。他五内俱崩,失魂落魄,只想独守。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没有勇气与人接触,即便是朋友同好。   “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那些门徒的情绪不但得到纾解,还喜形于色,急于与多马分享喜悦。但还陷于沉重情绪无法自拔的多马没有立即释怀,依然处在悲观的情绪之中。他眼之所见,尽是负面。在他看来,相信门徒所言结果却又证为虚幻,不如仍然存疑更好,于是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25节)。

5/8/24 马可楼灵修祷告

读经 出埃及记16:1-18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马太福音6:11 天天供应(撒拉喇万尼·普拉巴卡 印度安得拉邦) 一天早上,我醒来时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充满了焦虑。但当我开始阅读《马可楼灵修祷告》时,我发现了很大的希望。那天默想是关于神的应许如何与遮蔽我们的乌云形成鲜明对比。当我做完祷告并合上《楼上的房间》时,我看着封面图画,那是三个不同年龄的女人正在从上面收集一些白色的东西。我读了封面画的解释,知道了妇女们正在收集吗哪。 当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他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他们要吃什么。神从他们驻营上空降下吗哪,但他们只能收集到每天所需的数量。满足以色列人需要的同一位神也会将我们需要的日用饮食一天天地供应我们。也许这就是耶稣马太福音 6 章 11 节教导我们祷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以及为什么保罗在腓立比书 4 章 19 节中写道:“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赞美归于神! 祷告 亲爱的神,感谢你一天一天信实不爽地满足我们的需要。阿们。

十二凡人(第八章 马太——税吏;多马——双生子) (13)

约翰·麦克阿瑟   显然,多马并未丝毫被自己的悲观想法所挫倒,他从未想象过跟随耶稣的道路轻捷易行,反而是处处虎口狼窝。但他跟随耶稣,坚定不移,赴汤蹈火,勇往直前。宁愿与主同死,在所不辞。   多马深爱基督,从约翰福音14章也可以看到。我们曾从对于腓力的描述中读过这节经文,当时耶稣离开他们的时间近了,他对门徒们说,“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约14:2),“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你们也知道”(约14:4)。   第5节,多马说,“主啊,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在此,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多马的悲观情绪。实际上他是说,“你就要离开去往一个地方,是我们无法去的,我们甚至怎样去都不知道,我们怎能去到那里呢?最好我们与你死在一起,那我们就不会分离了。但如果只是你去了,我们上哪儿找你呢?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怎样才能去到那儿。”这是一个有着深沉的爱的人,他渴望与基督的关系紧密到永不分开的地步。当他听到耶稣说要离开他们的时候,心碎了一地。基督要离他们而去的消息使他近乎奔溃。这么些年与耶稣连在一起,使他甚至甘愿与耶稣同死,也不愿意自己苟活在没有耶稣的日子里。这让我们不得不钦佩多马对基督的忠心。   我们再来看看约翰福音20章所描绘的多马的形象。当耶稣死后,所有的门徒都深深陷入巨大的悲恸之中,但还是聚在一处彼此安慰,却唯有多马例外。约20:24写道,“那十二个门徒中,有称为低土马的多马……他没有和他们同在。”

5/7/24 马可楼灵修祷告

读经 耶利米哀歌3:22-24 “那倚靠耶和华,不理会狂傲和偏向虚假之辈的,这人便为有福!” 诗篇40:4 信靠天父 德州的一个冬天,我们经历了一场从未经历过的冰雪暴天气。暴风雪期间,我的家人呆在家里,我们居住的这一片地区停电断水。我们在家里焦躁不安,所以我问我爸爸我是否可以去朋友家,因为他们有电和水。但是我爸爸拒绝了,因为路上有冰。我向外看,没有看到任何冰。我确信我会没事的。事实证明,冰雪确实覆盖了道路,当我出去查看时,我滑了一跤,摔了个四脚朝天。  我应该相信我的父亲,因为他显然比我更了解。我们与神的关系也是如此。他知道在每种情况下什么对我们最好。即使我们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我们也需要信靠神,因他更了解并眷顾我们。 祷告 亲爱的神,感谢你的信实,感谢你在我们生命中的每时每刻与我们同在。帮助我们专注于你对我们的旨意,并单单信赖你。阿们。

十二凡人(第八章 马太——税吏;多马——双生子) (12)

约翰·麦克阿瑟   讲到这里,他们总算明白了,耶稣是一定要回去耶路撒冷的,他已经决定了,和他已经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了。而对他们来说,无疑会遭遇到最坏的境况。他们在恐惧中苦苦挣扎,他们相信,耶稣如回去伯大尼,定会遭到杀害。   就在这时,多马开腔了。根据四福音书的一致记载,这里曾经是多马第一次遇见主的地方。“多马,又称为低土马,就对那同作门徒的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16节)   这才是那个多马,充满悲观情绪的多马。他看到的前面只有险恶,他相信耶稣是在走向死刑的暴力之中,如果耶稣自己最后都难逃惨遭杀害的结局,多马也毅然决然赴死相随。好一个勇敢的多马,着实令人心生敬意。   要成为悲观主义也并不容易,活着会很痛苦。乐观主义者会说,“让我们去吧,会过去的,主知道怎样做,他既说了我们不会跌倒,我们就不会有事的。”但是,悲观主义者却说:“他此去必死无疑,所以,我们也同他一起去死吧。”多马至少有这样一种忠诚相随的勇气,虽然面上表现的是悲观主义。相对来说,乐观主义地表现忠诚更容易些,因为他总是想着事情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悲观而又忠心则不同,因为他时刻得想着死亡和苦难。这是壮士扼腕式的悲壮。   多马忠贞事主,在这点上他和约翰很类同。我们在谈论使徒中热爱耶稣并与耶稣关系亲密时,总会想到舍约翰其谁,因为约翰向来都与耶稣走得很近。但从以上记载来看,多马抱定了与主同死的决心,他坚定地对他们说:“伙计们,勇敢些,没啥了不起的,就算与主一起去死,也值了。”   多马给其余使徒们作了忠勇榜样,其余的人也紧紧跟上,他们说,“好吧,我们一起与主赴难吧!”——因为他们就是这样与主一起去往了伯大尼。

5/6/24 马可楼灵修祷告

读经 彼得后书3:14-18 “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愿荣耀归给他,从今直到永远。阿们。” 彼得后书3:18 恩典上长进 我们查经班要查考“恩典”这个词,并要求我们每个人分享一节关于恩典的经文,我选择了彼得后书 3:18。 圣经学习的那天早上,我从公寓向窗外望去。我车旁边的停车位上躺着一个灰色的大袋子,是一个人吗?我没有看到有任何动静。过了一会儿我再向外看时,看到一个脏兮兮、衣衫不整的男人站在他的睡袋旁边。他是我们城市众多无家可归者之一。 我很愤怒。我们花了很多钱和精力来解决我们城市的无家可归问题,但仍有许多人流落街头。我拍了一张他的照片,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我的房东。随后却我感到一阵揪心般的痛。无论此时他做了些什么,他总是一个人啊,而且睡在人行道上。 我想起彼得后书 3:18,开始祷告,寻求指引。我感觉我的心软化了。耶稣会怎样回应呢?我想到圣经中耶稣的行为,知道耶稣会希望我祈祷。 两周后,我遇到了一位年轻女子举着牌子寻求帮助。我为她祈祷,并感到受到鼓励与她交谈。她的故事让我感到惊讶,她欢迎祈祷。当我们一起祈祷时,我感受到了神的平安和喜乐。 祷告 亲爱的耶稣,打开我们的心,让我们像你一样看待他人。帮助我们在你的恩典和知识中成长。阿们。

十二凡人(第八章 马太——税吏;多马——双生子) (11)

约翰·麦克阿瑟   门徒心里一定想,太不可思议了,他们说,“拉比,犹太人近来要拿石头打你,你还往那里去吗?”(8节)他们明白表示不想再去耶路撒冷。旷野的事奉正有声有色,前往耶路撒冷则要冒遭石刑的风险。现在去伯大尼实在不是时候,那里距圣殿咫尺之遥,那些一心要把耶稣逮个正着的最凶险敌人就盘踞在那里。   主的回答很有意思,他打了一个比喻,“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吗?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9-10节)。换句话说,行事光明正大,不会跌到,也不需要处处提防生活在阴暗中人下绊子,他们的失败是势所必然,因为他们行在黑暗中-那些正秘密策划杀害他的宗教集团的人正是如此。   耶稣这样对他的门徒说,是要他们放轻松,那些门徒显然不愿回耶路撒冷,也怕遭害。耶稣力图使他们相信不需要过分担心。因为他知道,他何时成就救恩只在于神,而不在于仇敌如何。主进一步将他此去的目的想向门徒们挑明:“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 (11节)   门徒们显然不明白他的意思,:“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 如果他睡了,那让他好好休息,岂不更好?反正主已经说过,他的病不至于死嘛。门徒看不见局势的严峻。他们以为拉撒路已在康复途中。   “耶稣这话是指着他死说的,他们却以为是说照常睡了。耶稣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我没有在那里就欢喜,这是为你们的缘故,好叫你们相信。如今我们可以往他那里去吧!’”

5/5/24 马可楼灵修祷告

读经 约珥记2:18-27 “我打发到你们中间的大军队,就是蝗虫、蝻子、蚂蚱、剪虫,那些年所吃的我要补还你们。” 約珥记2:25 复兴生命(阿格尼斯·魏 新加坡) 许多年前,我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只是日复一日地坚持我的信仰,并相信神必会帮助我。后来有一天,当我一人独处时,突然间,这节经文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会恢复你被蝗虫吃掉的岁月。”当我得到这句话时,我相信这是神的应许,无论我经历了什么,最终都会过去,神会恢复我所失去的时日并祝福我。 多年以后,这节经文仍然清晰地铭印我的脑海中。当我现在回首往事时,我意识到主确实恢复了我的生命,并在很多方面祝福了我。通过这节经文,我了解到神恢复的应许意味着神可以把破碎的东西重新组合起来,使它复新,比先前更好。 神让我今天能够利用我的过去来帮助别人。作为一名生活教练和青年导师,我现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同情他人正在经历的挑战和无助,而不带任何主观偏见。神确实将我从过去的灰烬中复原成健康向上的我—这将帮助现在正旷野中流荡之人更新他们的生命。这本身就是一种祝福。 祷告 慈爱的主,感谢你的应许,当我们在旷野时,你永远不会离开或丢弃我们。请帮助我们相信你复兴我们的应许。阿们。